深圳市工程建设技术规范-优质饮用水工程技术规程SJG16-2017.pdf
《深圳市工程建设技术规范-优质饮用水工程技术规程SJG16-201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工程建设技术规范-优质饮用水工程技术规程SJG16-2017.pdf(65页珍藏版)》请在汇文网上搜索。
1、深圳市工程建设技术规范SJG16-2017优质饮用水工程技术规程优质饮用水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igh quality drinking water engineering2017-2-10 发布2017-2-10 实施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水务局 发布前前言言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申请修编的复函(深建函2014319 号)的要求,本规程由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优质饮用水工程技术规程SJG 16-2007 进行修订而成。本规程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充分总结了深圳市优质饮用水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专题调研,
2、提出了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了相关政府部门、设计、施工、监理、房地产企业及供水企业的意见,并邀请国内行业知名专家、学者评审,最后经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水务局主持审查定稿。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遵照建标第2008182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的编写要求进行修订;遵照国家现行规范标准有关条文进行修订;补充和修改了优质饮用水、呼吸器、零压测试等术语;修改了日变化系数、设计流速的选取要求;补充和修改了管材及附件选型标准,补充了钢管外防腐的有关内容;补充了埋地给水管标志桩、示踪装置及警示带(板)的要求;修改了室外给水管道连接方式;修改了阀门的要求;补充和修改了二次供水有关内容,增加了二次供水消毒设备
3、、呼吸器、管网叠压的要求;增加了建筑给水管道连接方式;11增加了远传水表、不锈钢分水器的内容,修改了水表选型的要求;12补充了改建工程设计有关内容;13删除了材料进场抽样复验总造价和管线总长的要求;14修改了钢管外防腐等级与检测要求;15补充和修改了沟槽开挖与回填、管道安装有关内容;16补充了埋地高密度聚乙烯管电熔、热熔的焊口抽样检测要求;17修改了室外给水管道工程水压试验有关内容;18修改了室外给水管道工程的验收有关内容;19修改了建筑给水管道工程水质检验指标;20增加了运营维护管理的内容。本规程修订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编制人员:本次修订的主编单位: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本次修订的参
4、编单位: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深圳市利源水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本次修订的主要编制人员:张金松、蔡倩、张剑、徐维发、尹学康、刘起香、刘锋钢、黄晓峰、潘锦君、刘岳峰、曲祥瑞、谢传贵、卓建民本次修订的参与编制人员:张琴、陈华、常永第、周小莉、杨雪城、何刚本次修订审查专家委员会成员:何维华、盛德洋、张学兵、冯华、尤晓慧、刘东宏、徐操目目次次1 1 总总则则.12 2 术术语语.23 3 室外给水工程设计室外给水工程设计.33.13.1基本规定基本规定.33.23.2水质保证水质保证.33.33.3管道布置管道布置.43.43.4管材及附配件管
5、材及附配件.43.53.5改建工程改建工程.74 4 建筑给水工程设计建筑给水工程设计.84.14.1基本规定基本规定.84.24.2水质保证水质保证.84.34.3二次供水二次供水.84.44.4管道布置管道布置.104.54.5管材及附配件管材及附配件.104.64.6改建工程改建工程.115 5 室外给水工程施工及验收室外给水工程施工及验收.125.15.1基本规定基本规定.125.25.2材料质量要求材料质量要求.125.35.3沟槽开挖与回填沟槽开挖与回填.135.45.4管道安装管道安装.145.55.5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165.65.6水质检验水质检验.175
6、.75.7工程验收工程验收.186 6 建筑给水工程施工及验收建筑给水工程施工及验收.206.16.1基本规定基本规定.206.26.2材料质量要求材料质量要求.206.36.3管道安装管道安装.206.46.4二次供水设施安装二次供水设施安装.216.56.5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216.66.6水质检验水质检验.226.76.7工程验收工程验收.237 7 运营维护管理运营维护管理.2411 1 总总则则1.0.11.0.1为加强优质饮用水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根据 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订本规程。1.0.21.0.2本规程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改(扩
7、)建的室外和建筑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营维护管理。1.0.31.0.3室外和建筑给水管道工程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并满足深圳市优质饮用水水质目标(附录 A)的要求。1.0.41.0.4本规程未作规定的,应执行有关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的规定。1.0.51.0.5本规程自年月日起施行。22 2 术术语语1.0.61.0.6优质饮用水high quality drinking water原水经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净化、消毒处理后,通过输配水管网供给用户,符合深圳市优质饮用水水质目标的要求,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1.0.71.0.7二次供水secondary water supply单位或个
8、人利用二次供水设施将城市自来水储存、加压、消毒后,通过管道再供给用户的供水形式。1.0.81.0.8二次供水设施secondary water supply facilities为保障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水量而设置的水池(箱)、消毒设备、水泵机组等设施。1.0.91.0.9二次污染secondary pollution出厂水在输配送至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因供水环境的影响,导致供水水质被污染的现象。1.0.101.0.10 呼吸器ventilator在水池(箱)及水容器等设施通气管上安装,用于通气、抑菌的装置。1.0.111.0.11 零压测试zero pressure test零压测试是通过关闭
9、小区所有进水管阀门及停运二次供水设施等手段确认小区供水范围的一种方法。1.0.121.0.12 示踪装置locating device安装在管道上方或周边,可在地面上通过专用设备探测到管道位置的装置。1.0.131.0.13 警示带(板)warning tape/plate提示地下有管道的标识带(板)。1.0.141.0.14 水质采样点water quality sampling point因供水水质检验需要,在供水系统中设立的临时或永久取水点。1.0.151.0.15 浸泡试验soaking test按照规定条件,对饮用水输配设备或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材料进行浸泡,以检验其是否达到保证饮用水
10、水质卫生、安全的要求。33 3 室外给水工程设计室外给水工程设计3.13.1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3.1.13.1.1本章适用于市政(城镇、工业区)和小区(民用建筑、厂区)的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3.1.23.1.2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等的有关规定,并服从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给水专业规划。3.1.33.1.3对于改(扩)建工程,应对现有室外给水管道进行水质调查和工程现状勘察,并提出评估意见作为设计依据。3.1.43.1.4室外给水管网应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安全供水。3.1.53.1.5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平
11、均日宜为 150200L/人d,日变化系数宜为Kd=1.11.3,时变化系数宜为 Kh=2.52.0。3.1.63.1.6管道设计流速不宜小于 0.6m/s。3.1.73.1.7室外给水管网中加压及调蓄设施的规划设计,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的规定,并符合深圳市给水系统规划布局的要求。3.23.2 水质保证水质保证3.2.13.2.1室外生活给水系统与工业给水、建筑中水、海水冲厕或再生水等系统必须分开设置,独立供水、单独计量,并设置明显标识以便区分。3.2.23.2.2小区室外生活给水系统与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宜分开设置,独立供水、单独计量,并设置明显标识以便区分。3.2.33.2.3在
12、下列位置必须设防倒流污染装置,并应采取防止二次污染措施。1 1 从市政给水管道向小区供水的引入管上;2 2 从市政或小区给水管道上直接连接绿地等自动浇洒系统,当喷头为地下式或自动升降式时,在其管道起端;3 3 当小区给水管道直接向小区游泳池等补水,且补(充)水管出口与溢流水位之间的空气间隙小于出口管径 2.5 倍时,在补(充)水管上;4 4 从市政或小区给水管道上直接连接生产用水或消防用水(不含市政消防)等非饮用水管,在其管道起端。3.2.43.2.4新建市政给水管道不宜设置预留口,丁字、十字路口必须设置的除外。4根据规划或实际需要,需设置预留口的,预留口控制阀门应靠近主管位置设置。3.2.5
13、3.2.5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等的规定,不得造成供水水质的二次污染。3.33.3 管道布置管道布置3.3.13.3.1市政给水管网应设置成环状,并应考虑区域间的互联互通。3.3.23.3.2小区室外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3.3.33.3.3当市政道路宽度大于等于 40m 时,市政给水管道宜双侧布置,当市政道路宽度小于 40m 时,市政给水管道宜单侧布置。市政给水管道宜敷设在人行道、绿化带下。3.3.43.3.4管径大于 800mm 的市政给水管道,须设不小于 200mm 的配水管;小区引入管、消火
14、栓连接管等必须从配水管接出,开口的管径不应小于 100mm。3.3.53.3.5小区计量仪表、阀门井应设置在绿化带、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等安全、作业方便、不易积水的位置,与污染源应保持 5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3.3.63.3.6明设室外给水管道及其附件(水表组件、控制阀门等),应采取固定和防护措施。3.3.73.3.7埋地室外给水管道应在三(四)通、弯头、变径处等位置设置地面管道标志桩;非金属管道敷设时应随走向设置示踪装置;距管顶不小于 300mm 处宜设置警示带(板),并应有“给水管道”等醒目提示字样。3.43.4 管材及附配件管材及附配件3.4.13.4.1室外给水管网的管材应选择水力条件好
15、、耐腐蚀、无有害物析出、不易结垢、不产生二次污染,使用寿命长、施工及维护方便、运行安全、经济合理的优质管材和配件。3.4.23.4.2室外给水管网中的管材、管件、金属管道内防腐材料及承接管接口处密封材料,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规定。3.4.33.4.3管材选用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压力、使用条件和地质状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一般情况下:1 1 管径大于等于 1800mm,宜采用钢管、球墨铸铁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52 2 管径大于等于 200mm,小于 1800mm,宜采用球墨铸铁管;3 3 管径大于等于 100m
16、m,小于 200mm,宜采用球墨铸铁管、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4 4 管径小于 100mm,宜采用不锈钢管、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薄壁不锈钢管;5 5 明设室外给水管道管材不得采用塑料管。3.4.43.4.4室外给水管道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钢管应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如接口内部无法进行防腐处理的,可采用法兰连接,并采取保护措施;2 2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应采用承插口钢圈和硬质圆形胶圈进行承插式连接;3 3 球墨铸铁管应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柔性接口方式连接;4 4 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宜采用电熔连接或热熔对接;5 5 不锈钢管宜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6 6 薄壁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市 工程 建设 技术规范 优质 饮用水 工程技术 规程 SJG16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