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运行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pdf
《《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运行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运行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pdf(24页珍藏版)》请在汇文网上搜索。
1、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运行规程编制说明标准编制工作组二二一年九月目目录录一一、编制背景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目的和意义11.1 编制背景.11.2 编制目的.11.3 编制意义.2二二、工作简况工作简况.22.1 任务来源.22.2承担单位与编制过程.22.3 主要起草人及所做工作.4三、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确定的论据三、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确定的论据53.1 标准编制原则.53.2 标准主要内容确定的论据.6四四、主要试验主要试验(或验证或验证)的分析的分析、综述综述,预期经济效果预期经济效果.84.1 适应性验证.74.2 预期经济效果.21五五、与现行法律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
2、性国家标准的关系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22六六、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建议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建议.22七七、贯彻行业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贯彻行业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231一、一、编制背景编制背景、目的、目的和和意义意义1.1 编制背景编制背景随着海洋环境污染的持续加剧和海洋突发性污染灾害的逐年增加,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近岸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0132017 年,历年均有 75%以上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等级为第四类和劣于第四类。2018 年入海河流水质状况仍不容乐观,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2019 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海水
3、环境质量虽然总体有所改善,但是污染海域仍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目前,近岸海域水质生态观测以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或水质浮标方式为主,人工采样频次有限且对业务人员要求高,水质浮标观测要素有限且维护资金投入大,两者均不能满足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管理的需求。因此,获得自动、连续、实时的近岸海洋生态环境长期综合观测资料,客观分析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为统筹考虑国家与区域性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与资源保护的需求,开展海洋生态环境要素长期观测,及时全面掌握生态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弥补现有环境观测系统的不足,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以及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基础数
4、据和决策依据,成为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观测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1.2 编制编制目的目的针对近岸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我国不断推进海洋生态环境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推动水质在线自动观测系统发展。水质在线观测系统在中国近岸海域水质监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有效弥补了我国在海洋生态环境长期、连续、实时监测方面的不足。但是,目前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不成熟,运行维护管理观测体系不健全,在海洋站开展生态环境长期综合观测需要建立必要的运行规程,为海洋站2水质在线观测系统的推广做好充分准备。本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我国已开展的近海水质监测工作,结合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确立了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
5、运行程序,规定了相关工作内容及操作规程,对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的推广和运行起到指导作用。1.3 编制编制意义意义考虑到我国目前建设有 100 多个海洋环境监测站,充分利用现有海洋站的基础设施、观测设备和保障条件,开展海洋站生态环境长期综合观测系统研究,在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实现环境要素的综合观测,将大幅拓展海洋站的海洋生态环境观测功能。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海洋站水质监测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规范海洋站水质监测系统运行方法与操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弥补现有海洋环境观测体系在长期、连续、实时观测方面的不足,丰富现有的观测体系,不仅对近岸海域水质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准确性、连续性
6、、可比性、长期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科学研究、海洋预报预警具有深远的意义。二、工作简况二、工作简况2.1 任务来源任务来源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9 年度自然资源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49 号),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运行规程 由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和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起草。计划项目编号 201923005。2.2 承担单位与编制过程承担单位与编制过程2.2.1 承担单位承担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编制项目的协调与技术指导工作:指导制定规范的技术路线与要求;3指导制定规范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内容要求;组织规范的审议、
7、送审和报批工作;指导在上述过程中的修改和完善工作。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协助北海预报中心完成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运行过程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内容的整理和完善。2.2.2 编制过程编制过程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在 2018 年 9 月接受编制任务后,成立了编制工作组。在进行为期 1 年的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示范运行工作后,于 2019 年 6 月完成了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运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大纲编制工作,7 月完成了标准立项申报和答辩工作。2019 年 8 月 30 日,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在青岛主持召开了规程专家评审会。评审组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
8、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的 5 名专家组成。评审组听取了规程起草单位关于规程的编制情况说明,并逐条讨论了规程的内容。依据评审意见,于 2020 年 3 月编制组完成了该规程初稿,在征求有关人员对规程编制的意见后,于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月再次对规程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同步完成了编制说明。2021 年 2 月 2 日,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对规程(征求意见稿)召开内部审查会,根据审查意见完成规程(征求意见稿)的修订稿,并将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单位名单呈报给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1 年 3 月至 5 月,国家海洋局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站水质在线观测系统运行规程 海洋 水质 在线 观测 系统 运行 规程 报批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