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10页珍藏版)》请在汇文网上搜索。
1、中考中考化学化学试验探究题试验探究题专题复习专题复习第1页1.【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书本试验(见图1)探究分子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试验装置,进行一样试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氨味,而且快速出现试验现象,得到了和书本试验一样结论。【试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试验。(1)滴入少许浓氨水后,湿润酚酞滤纸条发生改变是 。从分子运动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结论是 ;从浓氨水化学性质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结论是 。(2)用初中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作用是 。(3)和书本试验比较,小斌改进后装置优点是(写出两点);。滤纸条变红分子在不停运动或浓氨水
2、(氨或NH3或NH3H2O)易挥发浓氨水(NH3H2O)显碱性 或 浓氨水(NH3H2O)是碱性物质 或 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碱 或 浓氨水(NH3H2O)易分解氢氧化钠吸水放热,加速浓氨水挥发现象显著、快速出现试验现象、试验药品用量少、环境保护无污染 第2页【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试验启发,将图2装置深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性质。(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试纸发生相同改变是 ,不一样改变是 ,小媚从书本试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改变验证二氧化碳性质依序是 、。(2)小柔认为小媚装置还能够同时验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3、混浊;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为完成自己两个验证试验,对小媚试验进行简单改进是:、。试纸由紫色变红色下面试纸先变红 或 两条试纸变色快慢不一样 或 两条试纸变色深浅不一样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碳酸或酸性物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或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外管(或大试管)内加入澄清石灰水 、将燃烧木条放在支管口。第3页2.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显著现象。某学习小组同学为了观察到CO2与NaOH溶液反应显著外观现象,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以下试验。请依据试验过程及内容,思索并回答相关问题。(1)试验装置如图甲所表示。将整套装置(包含CO2及NaOH溶液)放
4、在天平上称量,测得质量为78.2g。(2)用力推压注射器活塞向密闭软塑料瓶中注入10mLNaOH溶液(装置如图乙所表示),振荡后观察到现象有_。(3)静置片刻后,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其质量仍为78.2g,你对这一结果解析是_。(4)经过上述探究试验,你得到启示是:若采取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_中进行。为深入证实CO2与NaOH溶液确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还能想到方法是_。塑料瓶被压瘪,注射器中剩下溶液“自动”进入塑料瓶中反应容器密闭,生成物全部留在瓶内,也没有空气进入,因而反应后质量相等(即质量守恒)密闭容器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第4页
5、3.18世纪中期,为了解释燃烧现象,有些人提出了“燃素说”,其主要观点有:燃素是一个组成火元素,火焰是自由燃素,燃素能透过一切物体。普通条件下燃素被禁锢在可燃物中,是物体一个成份。燃烧是可燃物中物体同燃素分解过程。(1)将汞装入密封容器中,置于火炉上加热,容器内形成丁质量增加红色物质。请以上述燃素说主要观点来解释质量增加原因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也做了加热汞试验(装置如图),他在试验前后称量了容器及其中物质总质量。结果发觉: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且汞变成红色物质(后知是氧化汞)增加质量等于容器中空气降低质量。之后,拉瓦锡还将反应形成氧化汞加强热,使之重新释放出气体,并将该气体与原来容器中剩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实验 探究 专题 复习 名师 优质课 获奖 课件 市赛课 一等奖
